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姚明辞职,留下这几个难题(转)
本頁主題: 姚明辞职,留下这几个难题(转)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茅家老道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1961
威望:675 點
金錢:29395 USD
貢獻:300 點
註冊:2024-03-18

姚明辞职,留下这几个难题(转)

“职业化、商业化和现代化,曾是姚明主导改革的三大核心。”

中国篮坛的地震,还是来了。

10月31日,姚明官宣将不再担任中国篮协主席一职。接替他的,是中国篮协副主席郭振明。


姚明与郭振明

图源:中国篮球协会

30日下午,有关姚明卸任的消息已经由多方媒体曝出,一时争论四起。傍晚左右,篮协副主席徐济成出面辟谣。本以为是个“假瓜”,怎料24小时后,靴子终究落地。

姚明辞职,看似令人震惊,又似在情理之中。

在担任篮协主席期间,姚明曾多次表示,自己是第一责任人。去年10月,中国男篮在世界杯上战绩不佳,姚明表示,“有两种办法可以承担责任。第一种承担过去的责任,辞职回家,上海离这反正也挺近的。第二种,是把这些东西积累下来,分析出来,设计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。两种办法我都能接受。”

一贯的“姚式幽默”,夹杂着些许无奈,不禁让人联想到他球员生涯末期因伤退役的情形,“小巨人”在篮球身份的不同阶段,结局似乎总是那么“不完美”。

姚明的三大改革与“政绩”

2017年12月,退役6年的姚明卸下了上海队老板的身份,成为中国篮协史上最年轻的主席,作为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旗帜人物,他就此开启了篮坛改革的探索之路。

然而摆在他面前的,是管办分离、协会实体化、破除体制束缚等一系列难题。上任当天,他直言不讳地说:“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处都是问题。”

新官上任三把火,职业化、商业化和现代化,是他主导改革的三大核心。

在起初的国家队选拔上,姚明学习美国男篮,大胆实施了“红蓝双队”制度。作为2019世界杯的东道主,中国队无需参加资格赛,红蓝两支国家队由不同教练带队,通过扩容,让更多年轻球员在国际赛事上得到锻炼机会。

联赛方面,中国篮协将CBA联赛办赛权、商务权授予CBA公司,常规赛轮次扩增,联赛周期延长,季后赛的球队数量从8支增长至12支。随着合同、工资帽及转会制度得到规范,球员流动性提高,观众基础、品牌价值与流量关注进一步增长。2018年,即CBA公司独立运营的第二年,联赛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人民币,2022年特殊时期,各俱乐部股东们依旧创纪录地获得了超6亿元的分红。

在人才培养体系上,姚明主导推动了校园篮球和CBA选秀制的规范化,为更多大学球员与非传统青训球员提供机会。职业以外,草根篮球、1对1网红PK、三人篮球等活动蓬勃发展,民间赛事如“村BA”等也屡屡出圈。

在许多球迷和媒体人看来,姚明的改革力度之大、方向之明确,是历任篮协主席所不曾有的,尤其是敢于挑战原本人才培养的青训体系,更是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。

可惜,姚明的改革不但没有立竿见影,反而使中国男篮在国际大赛中屡遭挫折:

2017年亚洲杯,中国男篮蓝队惨败澳大利亚,无缘四强。仅隔两年,就失去了亚洲冠军的宝座。

2019年世界杯,中国队在家门口憾止16强。当周琦出现了那次著名的边界球失误时,姚明摇头的表情成为了广为流传的表情包,红蓝队实验也宣告结束。



男篮世锦赛中国队致命失误后,姚明无奈一笑

2023年世界杯,中国队小组赛三战全负,再次止步16强,无缘2021和2024两届奥运会。

2022年,中国队在亚洲杯中的成绩下滑至第八名,四强赛中败于尚处在战火纷飞中的黎巴嫩。

2023年,杭州亚运会,中国队惨遭菲律宾二队逆转,无缘决赛。

到了今年,情况更不容乐观。在2月的亚预赛上,中国队3分之差不敌日本,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,还要追溯到1936年,卢沟桥事变还未爆发。哪怕是在2021年,中国队尚能大胜日本33分,而这一次失利,对方的三名NBA球员甚至都没有参赛。

在姚明坐镇下,男篮非但成绩不佳,更没有培养出有实力冲击NBA的明星球员,姚明不得不面临“光改革不见成效”的无奈,还险些“晚节不保”。

同一时期改革的日本篮球改革

输给日本后,姚明曾表示,对方值得我们学习,“要提高认知、更频繁地跟世界接轨,跟上潮流。”

日本的职业篮球改革,几乎是和姚明的改革处于同一起跑线。然而就如同日本足球一般,日本篮球改革在短时间内做了一次较为成功的示范。

2015年,也就是男篮最后一次拿下亚洲杯冠军之际,曾一手打造了日本职业足球联赛体系的川渊三郎,开始操刀日本篮球。

一方面,日本延续了“借鸡生蛋”的策略,支持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前往美国大学深造。从20年前首位进入NBA的日本球员田卧勇太,到目前效力于洛杉矶湖人队的八村塁,都有着在美国大学联赛NCAA锻炼的背景。



田卧勇太

图源:网络

另一方面,充分改革本土联赛,既要赚钱,也要把服务球迷作为核心运营指标。

为此,日本把联赛分为B1、B2、B3三个等级。

B1联赛,要求球队必须盈利,比赛必须精彩,不限制外援,专门磨炼有国际竞争力的日本球员。B2联赛,专注培养本土化年轻人,作为B1的后援储备,不强制盈利。B3联赛,负责篮球运动普及和运营基础打造,吸纳那些在校园中可能未被发掘、却依然对篮球充满热情的球员,不求盈利,并由B1进行补贴。

同时,日本也为青训与校园体育之间留出了通道,专门设置了特别指定球员名额,允许每支球队招募一名大学明星球员,让他们提前进入职业球队。

在世界杯和奥运会大杀四方、身高仅1.73米的河村勇辉,就是以新秀身份在B联赛上勇夺MVP,成为了这一规则设计下的成功案例。前不久,他还以现役最矮球员的身份登陆NBA,让《灌篮高手》中的宫城良田照进现实。

可以说,日本根据自身国情,构建了一套体系:它不仅能够实现盈利,还能通过球员和球队的流动性创造竞争环境,并且深入社区,推动篮球运动的全民化参与。就像一棵大树,每片叶子既为树干提供能量,也从树干获得营养。

创立短短8年,B联赛的总营收暴增了一倍,观赛人数大幅度增加,日本国家队也打出了成绩。

不久前,B联赛实施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,取消了基于成绩的升降级制度,转而依据业务表现等多维度因素对球队进行评估和分级。同时,联赛还设定了宏伟的长期目标,即在观众人数、商业收入和比赛质量等方面,力争成为仅次于NBA的世界第二大联赛。




河村勇辉被誉为B联赛现役第一人

图源:网络

值得一提的是,日本足球也遵循类似的改革思路。他们学习欧美,将运动员培养为一种类似于“加工服务业”的产业。每位球员,在培养、转会等增值获利的过程中,本人、家属、经纪人、青训教练以及俱乐部等产业链上的各方,都能从中分一杯羹。

反之,如果这个模式是“收费站”逻辑,即占据路口要道,任何过往的车辆都必须向我支付费用,至于车辆能够运行多久,搬运出多少利润,与我无关,想要取得长远发展,自然就很困难了。

而这,或许是连姚明也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。


姚明两难:校园篮球or青训体系

篮球的特殊之处在于,它是一门“长人运动”,身高是绝对的天赋,加之5人的比赛少于足球的11人,因此一名球星之于球队的作用,远大于足球。

因此源源不断地培养篮球人才,是姚明改革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。

发掘和培养一名优秀的球星,各国基本有两种路径:青训体系和校园篮球。“校园篮球”依托于学校,参与者广泛,美国培养体系是校园篮球为主,青训为辅。联赛贯穿小学到大学,且设立奖学金,鼓励人才流动和竞争,市场化和商业化程度高。但是,校园篮球在中国却面临赛事水平较低,商业化运作困难的困境。

而“青训体系”基本上在各国都是主流培养模式。前不久受舆论困扰的易建联,便是在1999年打街球时被球探发现而得以进入青训体系。

依赖于职业俱乐部和体校,虽然专业性较高,却因为高门槛和推广难度,难以触及广泛的青少年群体。这种独立性的矛盾,导致了篮球人才资源的分散与割裂。

身高条件并不突出的“河村勇辉”们,在早期往往难以被青训体系所发掘。

而这样的运动员,青春期大多处于校园环境中,缺乏专业培训,可能会错过成才的黄金时期。

要打通校园篮球与青训体系之间的壁垒,需要协调教育与体育等不同单位,这在资源协调上存在极大难度。

曾经,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(CUBA)为了保持竞技的纯粹性,禁止青训球员参与,这限制了校园篮球人才的进一步发展。而那些出身于校园篮球、有机会进入职业联赛(CBA)的运动员,往往在18、19岁就必须做出选择,是否放弃学业以“出道”成为职业球员,对于许多中国家长而言,这是很难接受的,有天时却无人和。

虽然在姚明担任中国篮协主席期间,两套体系的“通道”有一定放宽和打通,但“体教融合”的问题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。

基于这种情况,中国长期以来不得不依赖于青训体系,且身高是第一筛选条件。在以前靠内线得分的年代,通过青训筛选并培养出超级中锋,不仅在亚洲赛场上取得了辉煌成绩,也在国际竞技场上与强队一较高下。

中锋出身的姚明,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
然而,时代变了。随着“小快灵”和“全能高个”逐渐成为国际篮球的主流风格,拥有傲人身高的传统中锋不再吃香,像NBA两届MVP得主约基奇,被称为最强“组织中锋”;姚明去年提到过和自己身高相同的文班亚马,长得像蜘蛛人,但他“既能打中锋,还能运球投三分。”

没有人会质疑群众基础对联赛水平乃至国家队成绩的决定性影响。然而,如何跟上世界潮流,在发展群众基础和打造校园联赛的过程中让“河村勇辉们”冒出来,又如何在青训体系中继续寻找“全能高个”,需要一种极为丝滑的平衡。

走群众路线,让群体基数变大,腰部变宽,是长久之道,但让想要迅速筛人才、出成绩,又不得不依赖传统之道。舆论场上对姚明改革最大的质疑便在于此:没能坚固好两头,校园篮球既没有起来,原来的青训体系亦遭到冲击,青黄不接,惨淡收场。

姚主席,再见

篮球人才培养是一个难题,提高职业联赛强度,锻炼国内球员就是另一个难题了。长期以来,青训出来的球员被诟病为“拿着退休金”打比赛,就像计划经济中的“大锅饭”一样。

姚明前队友、“CBA名宿”斯科拉曾评价道:

CBA和以前的阿根廷联赛一样,都会限制外援,导致本国球员安于现状,停滞不前。而如果去NBA或西班牙联赛,你必须保持进步,因为其他国家的球员会取代你……西班牙联赛曾开放外援,大量外籍球员涌进,当时本土球员抱怨,舆论界认为西班牙篮球要完了。事实证明他们错了,从那以后的西班牙队跻身世界列强。

斯科拉的言下之意是,学着拿电锯的阿根廷总统米莱一样,实行“休克疗法”,完全由市场进行调节。然而对于这个大胆的想法,姚明显然有所“顾虑”。

事实上,CBA一直在尝试市场化的程度,通过引进“外援”,他们如同鲶鱼,在提升比赛观赏性的同时,倒逼本土球员进步。联赛甚至还一度推行过“2+1外援”政策,结果数据榜几乎被外援霸占,年轻球员上场时间被挤压。后来,姚明改变了规则:一只球队能拥有4名外援,但单节单人。年轻球员上场时间是变多了,数据是好看了,但国际大赛的成绩就再也没好起来了。

谁知道呢。到底是姚明的决策,还是被逼无奈,真正的市场化改革方案动了多少人的蛋糕,中间又有多少交易;姚明肉眼可见地变成了“女兆日月”,是应酬多了,还是过劳了,这些问题都化作了一缕烟云,飘向了历史的虚空。


2018年,姚明出席新赛季发布会

只希望姚明所有的铺垫和前期努力,终将帮我们找到自己“灌篮高手”。

姚主席,再见。

赞(78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1-02 19:32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01-15 20:51